查看原文
其他

专利分析工具的国产化替代应加速

吴征高低 企业专利观察 2022-11-20
作者:吴征



关注我们公众号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我们文章很少涉及专利分析的内容。
因为这块内容对于整个专利价值链而言,有点“鸡肋”的意味。但是国人却非常热衷于专利分析,不过很多人经历过后却发现,基于“分析”的价值变现一直都存在问题。
今天,我会多花一点篇幅,从专利分析工具入手,简要梳理一下这个话题。
在上一篇《从专利局采购文献数据库,看支持国产自主化和增强数据安全的迫切性》基础上,重点谈一谈在专利分析工具上可以率先实现国产化替代的部分。

01

谁是需求者
在正式开始之前,建议一起看一看专利这个行业,到底有几类人。了解不同类型的人对专利的需求在哪里,就能知道专利分析工具的需求主要会来自哪些群体了。
第一类,金融人。这类人可能并不一定要擅长专利技术或法律,但是不影响其将专利当作金融衍生品中的一个工具,实现专利货币化。现实中,很多金融人实际上都是非常资深的专利问题专家。
第二类,法律人。这类人是专业的专利法律人才,主要是律师、法官、审查员、专利代理人等。主要完成专利从技术文件变为法律文件的转化,以及确权和维权等工作。
第三类,技术人。这是与专利相关的发明人或专利产生来源,更多的是来自企业技术人员,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发人员和独立发明人等。这类人其实对专利的理解可能未必很深。
第四类,管理人。中国大陆以外很多国家或地区的院校将知识产权与商科管理学融为一体,但是我们今天重点说的是有一类从事统计学分析的,研究宏观经济,创新影响的,他们会经常用到专利数据分析。但是这类人可能对专利的理解也未必很深
可以看到,这几类人中,对专利的理解深度各有差异,也造成了对专利分析需求的差异。
实际上,真正能够引领专利制度规则和方向是主要是前两类人。
尤其是第一类金融人,对整个专利行业的影响最为巨大,但是这类人却很少用专利分析工具。例如,要运作一个专利池,对入池专利的筛选,肯定不会是拿一个专利分析工具来自动生成价值高低排名,而是使用专家评估的方式。
第二类法律人中,大部分用的更多的是专利检索工具,像专利局的审查员、律师或代理人等,对于将结果进行分析的目的并不迫切。
反而是第三类技术人,对于与其相关的技术脉络和关联技术形态是有较为迫切的需求,这是专利分析工具的主要服务对象。
而第四类管理人中,对于一些研究宏观经济和创新关联,需要以专利作为表征创新的统计参量时,有类似的专利分析工具需求。

02

回望历史:西学中用,青出于蓝
专利分析工具和专利数据库就像两个孪生一体的集合。
从历史来看,中国目前市面上的专利数据库和专利分析工具,都有着外国公司产品的影子,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英国的德温特(Derwent)系列数据库和分析工具。
在汤森路透收购Derwent之后,更是赋予了其更丰富的分析功能。例如 TDA就是汤森路透与Search Technology公司联合推出的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工具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正是因为Derwent强项在于底层数据,使得汤森路透靠着卖Derwent的数据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对于数据分析工具的开发和迭代,自然就没有那么上心。现在来看,是错过了大好商机的。
这也导致在Derwent统治时期,专利分析工具演进的很慢。
反之,这也给了另外一些从事专利数据服务公司的一条谋生之路,就是从强大的Derwent不太擅长的地方入手,来抢占这个市场。
这也就成为后来一些外国专利分析工具,像下面要重点介绍的Innography等,得以快速成长并超越Derwent专利分析工具的最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后来快速崛起的Incopat和智慧芽等也是在底层数据拼不过Derwent的情况下,在分析工具的多样化和用户友好方面,做的要好过Derwent。
于是,这些企业实际上是从应用层,也就是分析工具为切入口,向后反包继续优化专利数据库的。
等当Derwent反应过来要好好去做专利分析工具后,实际上市场已经被上述后来者占据的差不多了。
这大概就是,过去几十年,专利数据库和专利分析工具相伴相生的简单历程。
真正扎实的做好一个专利数据库非常难得,但是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个相对不错的专利分析工具还是相对容易,这也是为何后来出现的专利数据服务提供商,大家的产品实际上看上去相差不多。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本文题图中这个专利地图,如果不仔细看,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是Derwent经典的专利地图。实际上,这个图片标注的却是法国Qustel系统做出来的专利地图。
如果说十几年前,这个地图还是很让人兴奋的,但是现在几乎随便一个国内专利数据库都会自带这个功能,像Incopat、Patsnap、Patentics等都有,甚至是这两年进步很快的国产Patyee等,也都成为标配。
因此说,专利分析工具对于中国而言,已经不再神秘,反而是中国近十年来的发展,使得外国专利数据服务提供商,有时不得不反向来学习中国数据工具的经验。

03

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虽然近年来国内自主的专利数据工具,甚至是数据库产品,已经做的并不比国外产品差了。
但是从现状来看,国内在优先使用国产自主产品上,可能还存有误区。
一些外国专利分析工具产品还依然占据国内不小的份额,这实际上也是挤占了国产同类产品的应用市场。
专利分析工具其实和卡住我们产业脖子的“芯片”一样,只有最终用户不断去使用,获得用户反馈再去迭代,才会不断进步。
我们现在芯片产业之所以卡脖子如此厉害,就是因为过去几十年,几乎没有用户使用,消费端几乎全部被西方芯片占领,导致我们的自主产业链和自主技术进展缓慢。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专利分析工具领域。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以科睿唯安耗资87亿美元收购的CPA,其旗下的Innography为例做了一些近两年中国机构的采购分析(数据来源:今日招标,价格可能涉及中标或招标价格)。
从结果来看,采购方几乎都是大专院校,涉及的院校从北京大学,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各个层次。
从价格来看,26万元一个账号应该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个价格也是远远超过了我们国产同类数据库的账号价格
我们同步比较了招标网中的国内数据库采购价格,大体一个账号的价格在3-5万元,甚至也了解到有非常低的价格下探到了1-2万仅从单价来看,外国工具的价格就相当于我国国产的5-10倍。
但是如此昂贵的外国专利分析工具,到底有哪些特别的功能,国内高校又会据此产生怎样的附加值呢?
那就需要对这个Innography数据库有一个彻底的了解。

04

解析Innography
好在,我们有人就是Innography十多年前进入中国的第一批用户,对这个工具应该还是有些发言权。
记得当时的价格也是20多万,确实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
但在十几年前,专利分析工具市场上,基本没有成熟的国产产品,除了汤森路透的Derwent,这个是唯一体现出来与Derwent体系有不同和改进的地方。
其最大的改进和最核心的商业资产就是一个有关专利价值的计算公式,称之为“Patent Strength(专利强度)”,印象中应该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篇论文中提到的计算公式。
Innography成立于2006年,当时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乔治梅森这两家在美国专利界比较有声望的高校,承接的美国政府的项目,后来从Austin Ventures和Covera Ventures等风险投资者筹集了约1400万美元的资金。
Innography的核心就是通过一些指标,通过设定的计算公式,由系统自动给出一个专利价值的打分。也正是这一点,吸引了很多国内第一批用户。
实际上,这一功能在当时的美国专利界并不能称之为惊艳,在它之前成立的专利资产化公司Ocean Tomo一直就试图将专利估值与资本市场结合。
但是专注于做数据分析的Innography后来越做越大,融入了很多企业经营和工商的数据,包括后来的美国诉讼数据等,直到2015年被英国CPA所收购。
所以,回过头来再看现在的Innography的核心功能,其实与十几年前刚推出来时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但是类似的这种给专利价值打分的“专利强度”指标,现在在任何一款国产数据库中都有。
而给专利数据融入工商数据的做法,国产软件也都逐步实现了。如最近看的一个消息是,10月31日,国产数据服务提供商广州奥凯宣布其专利数据库“壹专利”已经全面上线企业工商数据库
其他的像Innography后来加入的美国诉讼数据,实际上是很多高校在采购像Westlaw,LexisNexis时已经就有的,这就重复了。
这么算下来,Innography自身的一些数据和功能,和他刚进入中国时没有竞争对手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说,国产的专利数据库和分析工具已经完全可以取代Innography的功能。
那为何Innography在中国还依然有生命力?还有这么多的高校在采购?

05

结语
我想,很大的一个原因是高校每年要采购大量的数据资源,很难清楚的分清每一个数据库或是工具能为学校带来的具体效果。
我们以开篇介绍的专利行业的四类人再来看一下。
第一类,搞金融的人肯定不会去用Innography数据库中的工商数据,而且高校中也不存在面向专利圈搞金融的人。
第二类,其实也不是高校的受众群体,很多法学院的学生未必会用到这个工具。
第三类,高校中搞研发的人,确实会用到专利信息,但是Innography的强项不在于为研发而设计,加上现有的很多国产工具在语言和使用习惯各方面都更有优势,实际上,Innography是很难与国产工具竞争的。
第四类,高校做宏观经济和统计学的老师或学生,可能会对Innography的营商数据有需求,但是这部分人群的范围已经非常小了,而且这部分功能在目前的一些国产工具上也能够实现了。
这就相当于,如果真的对Innography了解透的话,就会发现我们很多高校实际上没有必要花费如此之贵的经费,去采购这类完全可以由国产来替代的国外软件产品。
我一直建议中国在专利数据自主上要逐步实现替代国外产品,目前来看,Innography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未来,只有通过类似一点一点的摸索替代,给国产产品更多进入市场的使用机会,才会实现中国在科研数据信息安全上的自主可控。

【延伸阅读】

1. 《5200万美元卖给外国资本的中国数据库,背后暴露出哪些问题》
2. 《科研数据“卡脖子”还是来了,科睿唯安宣布停止在俄罗斯的所有商业活动》
3. 《为什么对科睿唯安收购中资IncoPat专利数据库要提高警惕》
4. 《科睿唯安与IncoPat联姻之后全球专利数据库市场格局“暗潮涌动”》
5《中国专利界的“两弹一星”工程,自主专利数据库尚需攻克三大难题》
6. 《怎么看国务院出台<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7. 《科睿唯安因“盗用”元数据,与ProQuest等串通干扰合同和商业关系,被OCLC告上法庭》

8. 《被科睿唯安投诉了》

9. 《从专利局采购文献数据库,看支持国产自主化和增强数据安全的迫切性》



欢迎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精英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